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。
不知道你是否诵过《佛说阿弥陀经》,这部经书里其实就是在描述西方极乐世界,教会我们做事做人都要信愿行。
昨天在回家路上,我跟姚师兄重新谈到之前我提过的一句话:“世间万物皆为佛相”,我那一刻忽然觉得,其实我们在寺院里的模样不就仿佛置身于西方极乐世界么?
我们听师父们宣法讲法,我们诵读经典,我们产生疑惑,师父们答疑解惑。我们仰望本师释迦牟尼佛,佛陀低头凝视众生,微微笑着......那样其乐融融的环境不就正是《佛说阿弥陀经》中所描绘的西方极乐世界么?而那些不信奉的人,那些选择其他宗教或无宗教者自然而然的离开了。
就一如人生的每一条路都有不同的人在走,但我们走的每一条路都是殊途同归的。
我们最终还是会回到原点。
如果我们心有净土,就会在不经意间发现,世间万物都是心的一种化现。我们总觉得极乐世界离我们很远,但我们不正乐在其中吗?“极乐”这两个字可能体现在人生的每一个酸甜苦辣中,所以并不是只有甜才会导向“乐”。我们生在苦中,但如果我们不觉得它苦,那我们便是“虽生于娑婆世界,但犹如身处极乐世界”。

我们所寻求的解脱从来都不是寻求未来往生时的放下和喜乐,而是当下人的本性本心得以释然解脱,在苦难中亦能安然喜乐。在大乘佛教中,我们寻求的不仅是个人的解脱,也是众生皆能离苦得乐。
回归刚刚提到的点,其实我们生于娑婆世界,犹如身处极乐世界。不止是在寺院里能感受到,身处世间,也可以感受到。因为我们所看到、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心的化现。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向外追求极乐世界,但是其实他早已身处极乐世界。
其实《金刚经》中早已一语道破各中道理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。”
世间一切都是空,只是我们不信。因为我们觉得这个世界用眼睛可以看到,用手能触到,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能感知到,所以我们不相信它是假的、是空的,但我们不信不代表它就真实存在了。
所以好像也理解了观世音菩萨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中:“无眼耳鼻舍身意,无色身香味触法,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,无无明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,无苦集灭道,无智亦无得。”的本质了,几句话里,讲得最多的一个字是“无”,“无”即是“空”。
“无”即是“空”。